你的当前位置:>>数字资讯资讯>>中山花园社区开展 一“包”心意,端午“香”遇 端午节香包...

中山花园社区开展 一“包”心意,端午“香”遇 端午节香包制作活动

时间 : Fri May 30 17:05:29 GMT+08:00 2025来源:

中山花园社区开展 “包”心意,端午“香”遇 端午节香包制作活动

 

当艾草的清香在仲夏的风中弥漫,当五彩丝线缠绕着古老的情怀,我们迎来了承载千年记忆的端午节。为让传统文化扎根社区沃土,5月30日上午,中山花园社区联合北部湾银行柳南支行共同开展 一“包”心意,端午“香”遇 端午节香包制作活动。

在香包制作前,工作人员讲述端午起源与屈原的爱国精神,解读挂艾草、佩香包等习俗背后的文化基因。介绍香包中常用中药材(如艾叶、白芷、藿香)的药理作用与传统防疫观念。

香包古称“容臭”,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。内填艾草、菖蒲等本草,取芳香辟秽、驱虫防病之意,是端午时节重要的健康守护符。

讲述端午节风俗后,现场提供优质布料、丝线、流苏及多种天然香料。在专业老师指导下,社区五老志愿者亲手完成裁剪、缝制、填香、收口等工序,穿针引线,以巧手缝制一枚枚饱含深情的香包,重温端午习俗的温度,体悟中华文明的深邃智慧的同时,也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传统香包。针线穿梭间,是对“工匠精神”的无声致敬,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传承。

金叔叔说,这枚亲手制作的香包,不仅是一件工艺品,更是传递情谊的温暖信物。小小的香包,方寸之间浓缩着先民的智慧与祈愿,串起社区温情线。

一枚香包,包裹着草木的芬芳,更承载着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。当千家万户悬挂起亲手缝制的香包,那缕缕清香便是对先贤的追思、对健康的祈愿,更是对和谐社区、家国昌盛的美好祝福。端午节时我们相聚在中山,以针线为笔,以香包为媒,在艾香弥漫中触摸历史的温度,在邻里欢笑声中织就社区的温情纽带,共赴这场传统文化与社区文明的芬芳之约。


88f2e93217a3f72143d87a2a832e04d.jpg

c6f72f150f4938fa9a44de2ecab06df.jpg

75d3b122f063a5d0d9caf3c3b2f9356.jpg

71603975a6d54cc42abaf086bc5f8b5.jpg

9edd5de35086e1d00082de7e2373ea0.jpg


相关专题文章